网络安全法实施后企业合规建设指南:政府监管、第三方检测与用户管理三维分析

网络时代,保障网络空间的安全极为关键。然而,在实施网络安全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面临了不少挑战。接下来,我将从政府监管、第三方检测和企业用户管理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以助网络安全规划与建设。

网站安全合规指南

政府监管法规依据

网站安全合规指南

网站安全合规指南

从2021年7月12日开始,工信部、国家网信办和公安部共同发布的《网络产品安全漏洞管理规定》中规定,所有组织和个人搭建的网络产品安全漏洞搜集平台必须向工信部进行注册。另外,对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来说,在购买产品或服务时,必须按照规定执行网络安全审查。

政府监管工作推动

我国网信部门连同其他相关机构,联合制定了一份涉及网络关键设备和安全产品的清单,并已公开发布。此举旨在促进安全认证和检测结果的互认,减少不必要的重复认证和检测工作。在网络安全法出台前,根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公安等部门构建了信息安全产品销售许可制度,并对保障系统安全的软硬件进行了检验。

网站安全合规指南

第三方服务类型

检测机构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他们主要负责对产品进行检测和认证,以保证产品满足安全标准。同时,他们还会对信息系统和云平台进行安全评估,识别可能的安全风险。最终,他们还会为企业运营模式进行体系认证,旨在提高企业的整体安全运营能力。

第三方法规指引

2017年,《网络安全法》的实施让我国的网络安全服务系统开始规范运作,并激励企业、机构提供相应的安全服务。运营方必须每年至少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进行一次检测和评估,无论是自行还是委托他人。一旦发现问题,必须立即进行整改,并且要把整改的情况报告上去。随后,相关部门发布了负责认证和检测工作的机构名单以及其他相关实施文件。

企业用户适用主体

运营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机构在购买网络产品与服务,或者网络平台在处理信息时,若这些行为可能威胁国家安全,他们必须依照法律法规接受网络安全检查。如果数据处理机构计划将国内运营获得的重要数据和个人信息传输到国外,必须进行安全评估。此外,国家网信部门规定的其他相关事宜,也需要进行申报。

企业人员通用要求

《GB/T22239 – 2019》对三级系统人员提出了普遍性规定,其中包含了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企业需强化人员管理,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并增强应对风险的能力。

贵公司是如何安排和实施网络安全工作的?具体采取了哪些办法?若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启发,不妨点个赞或转发一下。

网站安全合规指南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